三菱PLC编程:记住这5句口诀,接线调试再也不求人!
"X左Y右,COM要共用" 是第一句口诀。三菱PLC的输入点位以X开头,输出点位以Y开头,这是基础知识。但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接线时搞混了方向。正确做法是:输入设备(如按钮、开关、传感器)接到X端子;输出设备(如指示灯、电磁阀、继电器)接到Y端子。别小看这个规则,我见过太多工程师因为接反了,结果程序测试一直没反应。
另外,COM端子必须正确连接。输入COM和输出COM是不同的,不能混用。输入COM通常接24V正极(源型)或负极(漏型),输出COM则根据负载类型决定。记住,同一组内的所有输入或输出必须共用一个COM,否则会出现信号不稳定问题。
"源漏分清楚,接线有门道" 是第二句口诀。三菱PLC有源型(Source)和漏型(Sink)两种接线方式,这可能是最容易混淆的概念。简单理解:源型就是COM接正极,信号从PLC流出到负载;漏型则是COM接负极,信号从负载流入PLC。
选错接线方式,轻则设备不响应,重则可能损坏I/O点。判断方法很简单:NPN型传感器用漏型接线,PNP型传感器用源型接线。不确定时,可以看传感器说明书中的接线图,或者用万用表测量输出信号与电源正负极的关系。
"先通电再上载,M8000勿忘记" 是第三句口诀。很多新手一上来就直接下载程序,结果PLC不运行。正确步骤是:先接好电源和通信线缆,确认PLC指示灯正常亮起,然后用编程软件读取PLC型号和参数(上载),最后再下载程序。
另外,三菱FX系列PLC中,M8000是一个特殊继电器,它在PLC通电时始终为ON状态。很多功能模块(如定时器、计数器)需要用M8000作为驱动条件。忘记加这个条件,就会导致程序中的某些功能模块不工作。我的建议是:在程序开头先添加M8000线圈,然后用它来驱动基本功能。
"脉冲边沿触发,防抖有妙招" 是第四句口诀。这是针对输入信号处理的技巧。机械按钮触点会有抖动现象,一次按下可能产生多个脉冲信号,导致计数器计数错误或程序执行多次。
解决方法是使用PLC的上升沿/下降沿指令(如LDP、LDF)或者自己编写简单的防抖程序段。例如,可以用一个辅助继电器配合定时器,当输入信号出现后,通过定时器延时10-20ms再确认,这样就能过滤掉抖动信号。这个技巧在处理高速计数或精确控制场合特别有用。
"先备份后调试,单步保平安" 是最后一句口诀。任何调试前,先备份当前程序,这是工程师的基本素养。三菱GX Works2/3软件有自动备份功能,建议启用。备份时加上日期和修改内容注释,方便将来查找。
调试复杂程序时,使用单步执行功能逐行检查。别嫌麻烦,这样可以准确定位问题所在。特别是处理顺控程序或复杂逻辑时,单步执行能让你看清每一步的状态变化,迅速找出逻辑漏洞。
除了这五句口诀,还有几点实用建议。接线时,养成用不同颜色区分电源线、信号线和接地线的习惯,这样排查问题时一目了然。程序编写要规范,合理使用注释,模块化设计,便于后期维护。最后,定期检查PLC电池状态,防止程序意外丢失。